香港宝德医务集团

助您早日实现生儿育女的愿望

 

 

庆祝香港最大的试管婴儿中心,香港宝德医务集团运营38周年

妊娠期6种情况常用口服药安全分级(细到每种药,非常全面)建议收藏

 

 

产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,其药物应用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与安全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发的深入,产科临床用药日益丰富,为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 

妊娠期是指受精至分娩的生理时期,属生理学名词,俗称怀孕期、孕期。

 

药物对胎儿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:

 

  • 细胞增殖早期(受精后的2周内),存在致畸相对不敏感期:孕卵着床前后,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“全”或“无”的。

     

  • 器官发育期(受精后3~8周)致畸高度敏感期:同时由于许多器官是同期形成的,所以一种药物可能造成多发畸形。

     

  • 胎儿形成期(受精后8周~足月):药物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,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或胎儿生长受限、远期功能行为异常等。

妊娠期药物安全分级


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根据药物对动物和妊娠妇女不同程度的致畸危险,将妊娠期用药分5级:A、B、C、D、X供临床医生给妊娠期妇女用药时参考。

 

A级:对孕妇相对安全,对胚胎、胎儿无危害。

 

B级:对孕妇比较安全,对胎儿基本无明显危害。

 

C级:需权衡利弊方可使用。不能排除危害性,仅在动物实验研究时证明可导致胎畸形或可杀死胚胎,未在人类研究中证实。

 

D级:尽量避免应用,但在确有应用指征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可使用,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,但临床需要,又无替代药物,应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。

 

X级:禁用,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的用药经验表明,药物对胎儿有危害,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,因此禁用于妊娠和可能怀孕的得患者。

 

01 安胎常用药物


(1)叶酸
 

目前,国际上唯一推荐在备孕和孕早期服用预防神经管缺陷的药。推荐备孕的女性以及早孕3个月内的孕妇每天至少补充400微克的叶酸。

 

 

 

(2)黄体酮

妊娠期属于B类药物,可应用于黄体不足的补充治疗。口服药主要有嗜睡及头晕目眩的感觉,建议远隔进餐时间,晚上睡前服用。阴道用药及肌注的黄体酮上述症状较少出现,但水钠潴留风险增加。

 

(3)利托君(安保片)

 

妊娠期属于B类药物,应用于孕20-34周之间安胎治疗,用药时有心悸、胸闷、头痛、血糖升高,血钾下降等情况。一般初用静滴再改口服维持治疗。

 

02 消化道不适症状的的常用药

 

妊娠呕吐常用药

 

(1)维生素类药物

妊娠期B族维生素(B1、B6)、维生素C属于A类药物,对缓解妊娠呕吐有帮助,维生素B1可防止Wernicke脑病

 

(2)甲氧氯普胺(胃复安)

 

妊娠期属于C类药物,常用于镇吐,对腹胀、腹痛有帮助,药物说明书提示有潜在致畸作用,但《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(2015)》提及,甲氧氯普胺没有证据显示对胚胎、胎儿有不良影响。

 

(3)异丙嗪

 

妊娠期属于C类药物,常用于镇吐,与甲氧氯普胺疗效相似,同时其抗组胺作用对孕期荨麻疹等皮肤黏膜过敏有帮助,另外异丙嗪还具有镇静作用。因可诱发婴儿的黄疸和椎体外系症状,临产前1-2周应停用。

 

(4)间苯三酚

 

妊娠期属于C类药物,目前动物实验未发现间苯三酚有致畸作用,用于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胃肠道痉挛和肾绞痛。

 

胃部不适症状用药

 

临床一线用药首选非系统吸收的药物(如铝碳酸镁、氢氧化铝、硫糖铝)妊娠期属于C类药物,主要缓解胃炎、胃酸增多的胃痛不适,一般早孕前3个月慎用。

 

系统吸收的药物

 

系统吸收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(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)及胃肠动力药物(西沙必利等)一般作为妊娠期二线用药;

 

质子泵抑制剂(奥美拉唑、雷贝拉唑、埃索美拉唑等)多为B类和C类药物,一般妊娠期不推荐使用。

 

肠道不适症状用药

 

(1)山莨菪碱

 

妊娠期属于C类药物,主要缓解胃肠道痉挛,孕期暂无可靠的参考文献,建议慎用。

 

(2)四磨汤口服液

 

妊娠期禁用。

 

(3)蒙脱石散

 

主要缓解急、慢性腹泻不适,妊娠期可用,建议首次剂量加倍。

03 呼吸道症状的常用药

 

鼻塞、流涕、头痛、发热、咽痛等感冒症状

 

 

1、缓解鼻塞、流涕症状的药物中,西药主要成分为马来酸氯苯那敏、伪麻黄碱,中成药以板蓝根颗粒、小柴胡颗粒等常见,大部分感冒药的说明书均提示孕妇及哺乳期慎用,一般早孕前3个月均不建议使用,妊娠期应用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取。

 

 

 

2、对于缓解头痛、发热症状,妊娠期相对安全使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(妊娠期为B类药物),而布洛芬孕期前6个月属于B类药物,孕晚期后3个月属于D类药物,不建议使用。

 

3、对于咽痛症状,蓝芩口服液、克感利咽口服液、蒲地蓝炎口服液、双黄连口服液等均为妊娠期慎用药物。

04 肝脏疾病常用药

 
葡醛内酯片、复方甘草酸苷、肌苷片、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妊娠期均为慎用药物。

05 甲状腺疾病常用药

 

(1)左旋甲状腺素(优甲乐)

 

妊娠期属A类药物,可用于孕期甲状腺功能减退、非毒性甲状腺肿的治疗。孕期应用剂量较非孕期剂量可能增加。

 

(2)丙硫氧嘧啶(PTU)

 

妊娠期属D类药物,可用于孕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,妊娠期应选用最低有效剂量服用。

 

(3)甲巯咪唑(赛治、他巴唑)

 

妊娠期属D类药物,可用于孕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,妊娠期应选用最低有效剂量服用。

 

06 抗过敏药

 

(1)氯雷他定

 

妊娠期属B类药物,可用于抗过敏治疗。

 

(2)马来酸氯苯那敏(扑尔敏)

 

妊娠期属A类药物,可用于抗过敏治疗,注意避免与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复方感冒药一同使用。

 

(3)地塞米松

 

妊娠期属C类药物,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,应用应权衡利弊,但妊娠晚期仍应用于促进胎肺成熟的治疗。

 

妊娠期用药原则

 

(1)明确诊断和适应证,权衡用药风险与获益后用药。由于妊娠期使用药物的限制性,许多药物的安全性尚未得到确认,药物对妊娠期胚胎(胎儿)以及出生后的远期影响不可得知。

 

(2)选择疗效确切、安全性高的药物。首选疗效和安全性已经明确,循证证据及流行病学研究相对充分的药物,避免选用新药或对胎儿安全性尚未明确的药物。

 

(3)结合妊娠情况分析用药。根据孕周大小及发育时期评估,如妊娠早期为胎儿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,如若母体疾病的治疗可以推迟,尽量避免用药。待至妊娠中晚期根据疾病及药物安全性选择相对适宜的药物。

 

(4)若病情允许,尽量单一药物、最小剂量、局部用药等,减少药物过度暴露。一般来说,能单独用药,就避免联合用药。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持续时间,适时停药。

 

(5)妊娠期妇女误服致畸或可能致畸的药物后,应根据妊娠时间、用药剂量、疗程等综合分析、评估是否应终止妊娠。

 

宝德医务官方客服

 

预约生殖专家:蓝宝梅、黄慧仪、江颖珊、吴聿韬、黄元坤、莫漪薇、蔡柏霖、郑晓怡、何靖、吴坤蒨、尹昊恩......等

▍攻略